第十八章中国传统文化向近代的转变
这一章是一个历史性章节,对历史的发展脉络首先要清楚。
第一节中国传统文化的危机
1 、在鸦片战争之前,中国传统文化虽然有一系列变化,但基本精神和特点没有改变,没有发生过文化危机。
2 、从广义文化视角看,中国近代民族危机根本上就是一种文化危机。
3 、鸦片战争所引起的文化危机是中国传统文化走向近代的重要契机,从这时起,中国传统文化开始向资产阶级新文化的方向转化。
4 、林则徐是近代中国睁眼看世界的第一人,它主持编译的《四州志》是近代中国第一部向国人系统地介绍世界地理的著作。
5 、魏源编著的《海国图志》是一部规模宏大的世界史地著作,他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
的命题。它表明当时中国人已经发现了传统文化存在的不足,这是一种深刻的文化观念的变化,它推动了中西文化的交流融汇,开始了中国文化近代化的历程。
6 、此外于近代编译的介绍西方的书还有姚莹的《康纪行》,徐继畲的《瀛寰志略》,何秋涛的《朔方备乘》,梁廷极的《海国四说》等。
7 、近代中国人对西方文化的认识还局限于物质文明,而且主要是西方的坚船利炮。
第二节中国传统文化的近代化
1 、中国文化从传统走向近代的历程是和中国近代经济、政治的变化以及中国人对西方文化的认识水平密切联系,它大体上经历了物质层面的文化变革、制度层面的文化变革和观念层面的文化变革的三个阶段。近代化的动因是民族危机引发文化危机,进而促成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改革。
2 、19世纪60年代,中国文化的近代化才形成规模。标志是清政府的洋务运动,这是一场改革运动,指导思想是中体西用。中体西用也就是以中国之伦常名教为原本,辅以诸国富强之术。
3 、早期改良主义者冯桂芬于1861年写成《校分庐抗议》,论述了学习西方的必要性、紧迫性和可行性,并提出了中西文化处理提出了“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指导思想。在政治上企图以西方资本主义先进技术来巩固衰老的封建制度,在文化上企业以西方
[1]
本文标签:广东自考 文学类 《中国文化概论》大题和难题第十八章
转载请注明:文章转载自(http://www.gdzkw.net)
热点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