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广东自学考试本科《语言学概论》模拟试题8
语言学概论试题——填空题
填空题
1.词义的引申有两种方式,例如“病毒”,本义是指“比病菌小、多用电子显微镜才能看见的病原体”,引申义指计算机病毒,即破坏计算机系统的一种程序,这种引申方式是( )。
2.汉语基本词汇中的一些词,使用了数千年,如“人”、“水”、“火”等,这说明基本词汇具有( )特点。
3.词义的概括性的表现形式之一是具有全民性,这说明词义没有( )性。
4.词义引申的方式可分两种,比如“东床”的含义是“东边的床”,派生义是“女婿”这种引申方式叫( )。
5.根据词在词汇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可把词分为( )和( )。
6.词义是对客观事物的概括反映,与客观事物之间是( )与( )的关系;词义与语音之间是( )和( )的关系,( )表达( )。
7.一个词的意义只概括反映某一类现实现象,这类词是( ),一个词概括反映相互有联系的几类现实现象,这类词是( )。
8.词的有历史可查的最初的意义叫作( ),它是产生这个词的其他意义的基础。
9.词义包含理性意义和( )两方面。同义词的“同”,是指理性意义相同或基本相同。
10.( )的各个意义所反映的现实方言词现象必须是相同的,或者基本上相同的。
11.离开上下文,一般人首先想到的某个词的意义,是这个词的( )。
12.词义完全相同的词,又叫( )。
13.语言中的等义词大多是借用( )或( )的结果。
14.反义词的意义所反映的都是同类现象中的两个( )的方面。
15.词义所概括的现实现象有各种不同的关系,同义是( )关系,反义是( )关系。
16.由本义衍生出来的意义叫作( )。
17.掌握一种语言的词,核心的问题是要把词的( )和词的( )联系起来。
18.以现实现象作基础,不涉及人们主观态度的词义是词的( )。它是词义的核心部分。
19.语言的意义可以分为两类,由词的语法关系产生的意义叫( ),人们对现实现象的反映以及由此带来的人们对现实现象的主观评价,叫作( ),简称( )。
20.对于同样的现实现象,人们的主观态度可以不同,因而在形成理性意义的时候可以带进人们的主观态度,这就给词义加上了一层( )。
本文标签:广东自考 文学类 2024年广东自学考试本科《语言学概论》模拟试题8
转载请注明:文章转载自(http://www.gdzkw.net)
热点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