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述题
1.论述工艺美术运动的发展和影响
答:莫里斯的理论与实践在英国产生了很大影响,一些年轻的艺术家和建筑师纷纷效仿,进行设计的革新,从而在1880—1910年间形成了一个设计革命的高潮,这就是所谓的“工艺美术运动”。这个运动以英国为中心,波及到了不少欧美国家,并对后世的现代设计运动产生了深远影响。
工艺美术运动产生于所谓的“良心危机”,艺术家们对于不负责任地粗制滥造的产品以及其对自然环境的破坏感到痛心疾首,并力图为产品及生产者建立或者恢复标准。在设计上,工艺美术运动从手工艺品的“忠实于材料”、“合适于目的性”等价值中获取灵感,并把源于自然的简洁和忠实的装饰作为其活动的基础。工艺美术运动不是一种特定的风格,而是多种风格并存,从本质上来说,它是通过艺术和设计来改造社会,并建立起以手工艺为主导的生产模式的试验。
工艺美术运动范围十分广泛,它包括了一批类似莫里斯商行的设计行会组织,并成为工艺美术运动的活动中心。代表人物有:莫里斯、沃赛、阿什比等。
工艺美术运动对于设计改革的贡献是重要的,它首先提出了“美与技术结合”的原则,主张美术家从事设计,反对“纯艺术”。另外,工艺美术运动的设计强调“师承自然”、忠实于材料和适应使用目的,从而创造出了一些朴素而适用的作品。但工艺美术运动也有其先天的局限,它将手工艺推向了工业化的对立面,这无疑是违背历史发展潮流的,由此使英国设计走了弯路。
2.论述新艺术运动的发展和影响
答:新艺术”(Art Nouveau)是流行于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的一种建筑、美术及实用艺术的风格。就像哥特式、巴洛克式和洛可可式一样,新艺术一时风靡欧洲大陆,显示了欧洲文化基本上的统一性,同时也表明了各种思潮的不断演化与相互融会。新艺术在时间上发生于新旧世纪交替之际,在设计发展史上也标志着是由古典传统走向现代运动的一个必不可少的转折与过渡,其影响十分深远。
新艺术运动受工艺美术运动的思想的影响,发源于比利时,潜在的动机是彻底地与19世纪下半叶的西方艺术界流行的两种趋势决裂。首先,新艺术是与先前的历史风格决裂,第二,新艺术又拒绝了西方艺术的另一趋势——自然主义。
新艺术运动十分强调整体艺术环境,即人类视觉环境中的任何人为因素都应精心设计,以获得和谐一致的总体艺术效果。新艺术反对任何艺术和设计领域内的划分和等级差别,认为不存在大艺术与小艺术,也无实用艺术与纯艺术之分。艺术家们决不应该只是致力于创造单件的“艺术品”,而应该创造出一种为社会生活提供适当环境的综合艺术。在如何对待工业的问题上,新艺术的态度有些似是而非。从根本上来说,新艺术并不反对工业化。
新艺术风格的变化是很广泛的,在不同国家、不同学派具有不同的特点:使用不同的技巧和材料也会有不同的表现方式。
新艺术风格把主要重点放在动、植物的生命形态上,一幢建筑或一件产品都应是一件和谐完整的杰作,但设计师却不可能抛弃结构原则,其结果常常是表面上的装饰,流于肤浅的“为艺术而艺术”。新艺术在本质上仍是一场装饰运动,但它用抽象的自然花纹与曲线,脱掉了守旧、折衷的外衣,是现代设计简化和净化过程中的重要步骤之一。
新艺术在本质上是一场装饰运动,但它用抽象的自然花纹与曲线,脱掉了守旧、折衷的外衣,是现代设计简化和净化过程衷的重要步骤之一。
3.论述现代主义的特点?
答:现代主义最早是在建筑界出现的。现代主义首先是在德国兴起的,后来在法国、奥地利、意大利等国也发展起来。
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现代主义形成和发展的各种条件都已成熟,工业和科学技术已发展到了一定水平,大众市场已发育健全,同时艺术上的变革改变了人们的审美趣味,这为新的更富于时代气息的美学铺平了道路。现代建筑的兴起更是为设计上的现代主义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
现代主义认为机器应该用自己的语言来自我表达,也就是说任何产品的视觉特征应由其本身的结构和机械的内部逻辑来确定。在产品设计上,这种思想通常是以象征效率的风格来体现的。这里,科学性取代了艺术性,所以被称为“机械化时代的美学”。
现代主义的关键因素是功能主义和理性主义。功能主义是一种持续了两百年的哲学思想,早在18世纪就已出现。在最简单的意义上,功能主义认为一件物品或建筑物的美和价值是取决于它对于其目的的适应性。功能主义最有影响的口号是“形式追随功能”,强调功能对于形式的决定作用。而理性主义则是以严格的理性思考取代感性冲动,以科学的、客观的分析为基础来进行设计,尽可能减少设计中的个人意识,从而提高产品的效率和经济性。需要注意的是,现代主义并不是功能主义,也不等于理性主义,它具有更加广泛的意义。现代主义的代表人物也反对这些名称。
现代主义主张创造新的形式,反对袭用传统的样式和附加的装饰,从而突破了历史主义和折衷主义的框框,为发挥新材料、新技术和新功能在造型上的潜力开辟了道路。为了避免肤浅的附庸风雅,现代主义主张设计应注重以计算和功能为基础的工程技术,而不是唯美主义。并试图通过这种方式使自己与现代技术结合起来。应该指出,尽管现代主义者反对任何形式的风格,认为这将导致浅薄的模仿和假冒。但实际上现代主义的理论还是被“翻译”成了一种现代风格。这种风格是以机器隐喻为基础的,即所谓的“机器美学”,也就是用净化了的几何形式来象征机器的效率和理性,反映工业时代的本质特点。
另外,现代主义强调批量生产,大众消费的概念却被忽略了,与市场的联系较少。由于过分强调简洁与标准化,消费者多样性选择的权力被剥夺了,这也妨碍了现代主义在实际上的发展。
4.包豪斯的设计教育特点以及对现代设计的影响
答: “包豪斯”一词是格罗披乌斯生造出来的,由德语的“建造”和“房屋”两个词的词根构成。包豪斯学校由魏玛艺术学校和工艺学校合并而成,其目的是培养新型设计人才。
在格罗披乌斯的指导下,这个学校在设计教学中贯彻一套新的方针、方法,逐渐形成了以下特点:
⑴在设计中提倡自由创造,反对模仿因袭、墨守成规;⑵将手工艺与机器生产结合起来,提倡在掌握手工艺的同时,了解现代工业的特点,用手工艺的技巧创作高质量的产品,并能供给工厂大批量生产;⑶强调基础训练,从现代抽象绘画和雕塑发展而来的平面构成、立体构成和色彩构成等基础课程成了包豪斯对现代工业设计做出的最大贡献之一;⑷实际动手能力和理论素养并重;⑸把学校教育与社会生产实践结合起来。这些做法使包豪斯的设计教育卓见成效。
格罗披乌斯提出了学校的两个目标:一是打破艺术界限;二是提高手工艺人的地位,使其与艺术家平起平坐。包豪斯教学时间为三年半,学生进校后要进行半年基础课训练,然后进入车间学习各种实际技能。
包豪斯对设计教育最大的贡献是基础课,它最先是由伊顿创立的,是所有学生的必修课。伊顿提倡“从干中学”,即在理论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实际工作探讨形式、色彩、材料和质感,并把上述要素结合起来。1923年伊顿辞职,由匈牙利出生的艺术家纳吉(Laszlo Moholy-Nagy,1895—1946)接替他负责基础课程。纳吉是构成派的追随者,他将构成主义的要素带进了基础训练,强调形式和色彩的客观分析,注重点、线、面的关系。通过实践,使学生了解如何客观地分析两度空间的构成,并进而推广到三度空间的构成上。这些就为工业设计教育奠定了三大构成的基础,同时也意味着包豪斯开始由表现主义转向理性主义。另一方面,构成主义所倡导的抽象几何形式,又使包豪斯在设计上走上了另一种形式主义的道路。这种变化也反映了格罗披乌斯思想的新发展。
包豪斯对于现代工业设计的贡献是巨大的,特别是它的设计教育有着深远的影响,其教学方式成了世界许多学校艺术教育的基础,它培养出的杰出建筑师与设计师把现代建筑与设计推向了新的高度。
5.试述包豪斯的宗旨、设计风格及影响
答:格罗佩乌斯把德文的建筑(bau)和房子(haus)两词合一而创造了“Bauhaus”(包豪斯),含意是新型的建筑设计体系,但其设计教育内容包括了以建筑为中心的所有工业设计。格罗佩乌斯亲自拟定了《包豪斯宣言》,确定其设计宗旨“艺术与技术的统一”。包豪斯在实践中探索,确立了现代设计的基本观点和教育方向:1、艺术与技术的新统一2、设计目的是人不是产品3、设计必须遵循自然与客观的法则。包豪斯的影响:包豪斯是现代设计的摇篮,其所提倡和实践的功能化、理性化和单纯、简洁、以几何造型为主的工业化设计风格,被视为现代主义设计的经典风格,对20世纪的设计产生了不可磨灭的影响。局限性:为追求新的、工业时代的表现形式,在设计中过分强调抽象的几何图形,走上形式主义道路,有的甚至破坏了产品的使用功能,包豪斯所强调的标准和经济的含义更多是美学意义上的,强调的功能是高度抽象的;严格的几何造型和对工业材料的追求使产品具有一种冷漠感,缺少应有的人情味。
6.论包豪斯学校对现代工业的贡献及其局限性。
答:贡献:包豪斯学校对于现代工业设计的贡献是巨大的,它的设计教育有着深远的影响,其教学方式成了世界许多学校艺术教育的基础,它培养出来的接触建筑师与设计师把现代建筑与设计推向了新的高度。
包豪斯的影响不在于它的实际成就,而在于它的精神,包豪斯的思想在一段时间类被奉为现代主义的经典。
局限性:包豪斯为了追求新的、工业时代的表现形式,在设计中过分强调抽象的几何图形无论各种材料各种产品都采用几何造型,从而走上了形式主义的道路,有时甚至破坏了产品的使用功能。
严格的几何造型和对工业材料的追求使产品具有一种冷漠感,缺少应有的人情味。
虽然包豪斯积极倡导为普通大众设计,但是由于包豪斯产品的设计美学抽象而深奥,只有少数知识分子和富有阶层欣赏。
7.简述斯堪的纳维亚设计
答:两次世界大战之间,地处北欧的斯堪的纳维亚国家在设计领域中崛起,并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就,形成了影响十分广泛的斯堪的纳维亚风格。这种风格与艺术装饰风格、流线型风格等追求时髦和商业价值的形式主义不同,它不是一种流行的时尚,而是以特定文化背景为基础的设计态度的一贯体现。这些国家的具体条件不尽相同,因而在设计上也有所差异,形成了“瑞典现代风格”、“丹麦现代风格”流派。但总体来说,斯堪的纳维亚国家的设计风格有着强烈的共性,它体现了斯堪的纳维亚国家多样化的文化、政治、语言、传统的融合,以及对于形式和装饰的克制,对于传统的尊重,在形式与功能上的一致和对于自然材料的欣赏等。斯堪的纳维亚风格是一种现代风格,它将现代主义设计思想与传统的设计文化相结合,既注意产品的实用功能,又强调设计中的人文因素,避免过于刻板和严酷的几何形式,从而产生了一种富于“人情味”的现代美学,因而受到人们的普遍欢迎。
早在1900年巴黎国际博览会上,斯堪的纳维亚设计就引起了人们的注意,同时也标志着斯堪的纳维亚设计从地方性的隔离状态激烈地转变到面对国际性竞争。
在20世纪20年代后期,为包豪斯所推崇的功能主义也影响到了斯堪的纳维亚各国。其中瑞典受到的影响最大,因为瑞典相对来说工业较发达。
20世纪30年代是一个探索试验和适应的时代,是设计与功能成为同一概念的两方面的时代,两者产生了一种美妙的和谐。
在斯堪的纳维亚现代功能设计运动中,各国设计组织在全国或地方层次上举行了大量展览,这些活动成为20世纪50年代的一个主要特点。就设计风格而言,堪的纳维亚设计是功能主义的,但又不像20世纪30年代那样严格和教条。几何形式被柔化了,边角被光顺成S形曲线或波浪线,常常被描述为“有机形”,使形式更富人性和生气。
代表人物有:汉宁森、维纳等,代表作品有:PH灯、“蛋”椅等
8.战后现代主义的发展
答:20世纪40—50年代,美国和欧洲的设计主流是在包豪斯理论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现代主义。其核心是功能主义,强调实用物品的美应由其实用性和对于材料、结构的真实体现来确定。与战前空想的现代主义不同,战后的现代主义已深入到了广泛的工业生产领域,体现在许多工业产品上。随着经济的复兴,西方在20世纪50年代进入了消费时代,现代主义也开始脱离战前刻板、几何化的模式,并与战后新技术、新材料相结合,形成了一种成熟的工业设计美学,由现代主义走向“当代主义”。 现代主义在战后的发展集中体现于美国和英国。这两个国家的设计机构通过各种形式扩大了现代主义在本国设计界和公众中的影响,并为现代主义设计冠以“优良设计”之类的名称加以推广,取得了很大的成效。
在美国的发展:
a 20世纪40年代,功能主义已在美国牢固地建立起来。为了促进工业设计的发展,现代艺术博物馆于20世纪30年代末成立了工业设计部。同时一些企业也投身于这项工作,特别是两家进行室内设计的生产家具的厂家——米勒公司和诺尔公司。沙里宁的“有机现代主义”家具。
b 20世纪50年代,美国的现代主义设计仍具有浓厚的道德色彩,认为追求时尚和商品废止制都是不道德的形式,只有简洁而诚实的设计才是好的设计。但受到经济条件的压力,现代主义在20世纪50年代不得不放弃先前一些激进的理想,使自己能与资本主义商品经济合拍。
在英国的发展:
由于战争的迫切需要和国家在物资和人力上的短缺,使得强调结构简单、易于生产和维修的功能主义设计得以广泛应用,这样现代主义才开始在英国扎下根来,然而这种现代主义仍带有工艺美术运动的气息。
英国现代主义发展中起关键作用的机构是于1944年成立的英国工业设计协会。并提出了“优良设计、优良企业”的口号,积极推进“优良设计”在英国的发展。
到20世纪40年代末,以“人情味”为特征的英国设计兴起,开始注重设计中造型、色彩等心理因素。1949年英国工业设计协会创办了《设计》杂志,积极推动以轻巧、灵活和多功能设计为特征的“当代主义”风格。
从20世纪50年代起,公众趣味逐渐取代了设计机构的说教而成为设计师关心的焦点,各种装饰图案和“艺术”形式开始复兴。工业设计协会对这种趋势采取了针锋相对的态度,大力宣传“高尚、健康的情趣”和“雅致的生活环境”,并对美国流线型风格的浸染提出了批评。
9.简述意大利设计
答: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意大利设计的发展被人称为“现代文艺复兴”,对整个设计界产生了巨大冲击。意大利设计是一种一致性的设计文化,它融会于产品、服装、汽车、办公用品、家具等诸多的设计领域之中。这种设计文化是根植于意大利悠久而丰富多彩的艺术传统之中的,并反映了意大利民族热情奔放的性格特征。总体来说,意大利设计的特点是由于形式上的创新而产生的特有的风格与个性。
战后初期的意大利深受美国设计的影响,这种影响是两方面的。一方面受到所谓“优良设计”的功能主义设计的影响,如伊姆斯的椅子就对意大利的家具设计有影响;另一方面,美国的商业性设计,特别是流线型设计也对意大利产生了较大影响。但是,设计师们并不是生搬硬套,而是通过借鉴与自己的传统进行综合,创造出了完全意大利式的设计。意大利一家设计杂志就声称,在美国工业设计代表了自由竞争制度的结果,在这种制度下,特殊的经济和生产条件导致了不断的市场膨胀。反之,在意大利,设计的特点在于生产与文化之间的协调关系。
意大利设计的中心是米兰。米兰三年一度展览影响很大,它既可吸收世界各国的设计精华,也有助于传播意大利的设计文化。
在1951—1957年间,意大利设计风格已牢固地建立起来了。
20世纪50年代意大利设计的视觉特征是所谓当代“有机”雕塑,这种视觉特征与新的金属和塑料生产技术相结合,创造了一种独特的美学。
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塑料和先进的成形技术使意大利设计创造出了一种更富有个性和表现力的风格。大量低成本的塑料家具、灯具及其他消费品以其轻巧、透明和艳丽的色彩展示了新的风格,完全打破了传统材料所体现的设计特点和与其相联系的绝对的永恒的价值。
10.20世纪60年代以后设计走向多元化
答:如果说20世纪50年代是现代主义取得决定性胜利的时期,那么20世纪60年代以来设计的特征则是走向了多元化。现代主义虽仍在不断地发展、完善,但它在设计界的一统天下己被打破了,而形形色色的设计风格和流派此起彼伏,令人目不暇接。现代主义理论根植于沙利文的名言“形式追随功能”。对这种功能主义信条的质疑始于20世纪50年代末。进入20世纪60年代,随着社会经济条件的变化,又适逢几位现代主义大师相继去世,新一代的设计师开始向功能主义提出了挑战,这成了设计走向多元化的起点。功能主义的危机主要在于它在很多方面与资本主义经济体制鼓励消费、追求标新立异的特点相背离。
后工业社会(Post Industrial Society)是以各种各样的市场同时并存为特征的。这些市场反映了不同的文化群体的要求,每个群体都有其特定的行为、语言、时尚和传统,都有各自不同的消费需求。工业设计必须以多样化的战略来应付这种局面,并向产品注入新的、强烈的文化因素。另一方面,工业生产中的自动化程度大大增加了生产的灵活性,能够做到小批量多样化。这些因素都促进了设计多元化的繁荣。其中有稳健的主流,有先锋派的试验,也有向后看的复古。
60年代后主要流行的设计流派有:
理性主义:在设计的多元化潮流中,以设计科学为基础的理性主义占着主导地位。它强调设计是一项集体的活动,强调对设计过程的理性分析,而不追求任何表面的个人风格,因而体现出一种“无名性”的设计特征。这种设计观念实际上是现代主义的延续和发展。
新现代主义:一种复兴20世纪20—30年代的现代主义、追求几何形式构图和机器风格的所谓“新现代主义”, 所谓的“硬边艺术”,多采用圆柱体、立方体等简单的几何形状,选材上广泛应用不锈钢、镀铬金属、玻璃等工业材料,表面处理偏爱材料本身的质感。
波普风格:又称流行风格,十分强调灵活性与可消费性,它代表着20世纪60年代工业设计追求形式上的异化及娱乐化的表现主义倾向。
后现代主义:一种企图从根本上否定现代主义设计原则的设计思想。
解构主义:一种重视个体、部件本身,反对总体统一的所谓解构主义哲学。
绿色设计:着眼于人与自然的生态平衡关系,在设计过程的每一个决策中都充分考虑到环境效益,尽量减少对环境的破坏。对工业设计而言,绿色设计的核心是“3R”,即Reduce、Recycle和Reuse。
从20世纪50年代起,公众趣味逐渐取代了设计机构的说教而成为设计师关心的焦点,各种装饰图案和“艺术”形式开始复兴。工业设计协会对这种趋势采取了针锋相对的态度,大力宣传“高尚、健康的情趣”和“雅致的生活环境”,并对美国流线型风格的浸染提出了批评。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英国设计中心在20世纪60年代引入了一系列新的评选程序,以保证其展出的“优良设计”能满足新建立起来的技术标准。
非物质设计:即从物的设计转变为非物的设计、从产品的设计转变为服务的设计、从占有产品转变为共享服务。非物质主义不拘泥于特定的技术、材料,而是对人类生活和消费方式进行重新规划,在更高层次上理解产品和服务,突破传统设计的作用领域去研究“人与非物”的关系,力图以更少的资源消耗和物质产出保证生活质量,达到可持续发展的目的。
从总体上看,以现代主义基本原则为基础的设计流派仍是工业设计的主流,但它们对现代主义的某些部分进行了夸大、突出、补充和变化。
本文标签:广东自考 文学类 2019年自考《工业设计史》重点试题:论述题
转载请注明:文章转载自(http://www.gdzkw.net)
热点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