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简析柳永词中女性形象的特点P54
○1柳永的词作中所描写的大多是以身分更为确定的歌妓为描写对象。
○2由于柳永与与她们接触较多,理解并同情她们的遭遇和内心痛苦,因而除了一般的描摹她们的玉肌琼艳、表现她们欢聚别离之外,柳词还更细致地写道她们的身世经历和心理活动,如写她们“刚被风流沾惹”的羞怯。
○3一般来说,这些歌妓的形象是泛化的,并非特指,表明这些词是为投合一般读者的欣赏要求而制作的。
3、简析黄庭坚的诗歌创作观P78
黄庭坚提出了较为系统的诗歌创作主张。
○1在创作中,他有意放弃了白居易以来的诗歌讽喻传统,很少在诗中议论时政,而将创作的重心放在展现个人的精神世界方面。
○2他又受到了理学思想的影响,反对在诗中豪无节制地表现各种感情,而以 “养心治性”为根本目的。
○3由于黄诗中有意排斥了反映民生、议论时政的创作题材,因而使他的诗歌世界受到很大的局限,使人感到诗人有意回避压抑自己的真实情感。
4.简述杨成斋体的特点P112
○1杨成斋体的特点首先是,善于以诗人的独特眼光发现和捕捉事物的生动形象,同是赋物写景,但杨万里并非纯客观地一笔一笔细致描绘,而是抓住在瞬间打动诗人的生动印象,让它保持全部的新鲜感呈现在读者面前。
○2其次是语言幽默,诙谐洒脱,处处展露出诗人的透脱胸襟。诗人随触而发,在适当的情景中巧生联想,揭发习惯的可笑,揭示某些生活哲理,流露出诗人的涵养和卓识。
○3另外,语言通俗生动,一改江西诗派专事搜求书面语源、无一字无来历的做法,大量化用口语俚语入诗。
5.陆游诗的思想内容P112
○1陆诗的爱国情感,表现在抒情的强度和频度上,诗人自觉将“一饭一忧国”的精神贯穿到生活和诗歌的创作中。除直接描写“从军乐事”、怒斥“诸公尚守和亲策”之外,生活中登山临水、览物赏花、题画作书,触目所见所感,一举手一投足,无不勾起他的忧国心、报国志。
○2陆游的大量涉及山川景物、农村风俗、民生疾苦的内容也相当广泛,但基本上可以概括在“闲适”的题目下。这些作品表现了他对生活的热爱,也传达了他所领略的宦海风波和人生忧患。
6.简述辛弃疾排遣苦闷的途径P137
诗人排遣苦闷的有两条主要途径:
○1一是向千古江山、风流人物寻觅知音,登临吊古、咏叹兴亡成为辛词最常见的题材。而吊古之作往往集中于历史上南北征战、英雄辈出的时代和古迹,追怀的人物也是那此一世豪杰。
○2二是向自然寻求友朋,自然山水因而成为诗人英雄性格的化身或见证,为诗人奔走于笔下。自然景物在辛词中显得极富生命感和人情味,获得一种特殊的表现。作者将自己的思想感情外射到山水自然中,为自己活跃的生命寻找到另一块更广阔的天地。
7.简述辛词的婉约词风P140
○1运用婉约的风格而寓以“伤人心别有怀抱”,是辛弃疾的一大擅长。如词境深婉的《青玉案·元夕》。
○2辛词更善于借婉约的故事写政治的哀怨,为柔媚之词注入骨气,如《摸鱼儿》表面写《长门赋》的故事,实际上表达的是作者对当国者的怨恨和希冀,作者赋予这个题材本身以更深刻的含义。而在运用婉约的形象、语言也达到了很高的造诣,所写的“宫怨”故事本身也非常哀婉动人。
8.简述关汉卿杂剧的艺术成就P205
○1首先,他以其毕生精力从事杂剧创作,并参加了演出实践活动,促使杂剧艺术体制趋于完备。
○2其次,关剧题材广阔,无所限制,丰富多样,从而极大地开拓了中国戏曲多方面地表现功能。塑造了一大批身份不同、地位不一性格各异的人物形象。
○3最后,从杂剧史的角度看,关汉卿是本色派、豪放派的开创者。
9.简述《梧桐雨》的思想倾向P216
《梧桐雨》是白朴创作的一出历史悲剧,取材于白居易的长篇叙事诗《长恨歌》和陈鸿的传奇小说《长恨歌传》,最富于时代特色。
○1通过唐明皇的形象和遭遇,概括了一代王朝兴亡的变化,不仅有对亡国教训的总结,更突出地流露出对时世陵替、人生变迁、盛衰转化的衰愁、凄恻的感伤情绪,这与白朴词作中反复抒发的山川之异和沧桑之变的感叹是相通的。
○2白朴对唐明皇既有讽刺、批评,又有赞赏、同情:讽刺其昏庸,批评其荒淫,赞赏其风流,同情其遭遇。全剧主要是借历史故事来抒发作者深切的现实感受。
10.简述马致远杂剧艺术风格P220
马致远杂剧艺术风格上的突出特点,就是曲文充满强烈的抒情性,随处渗透着作者的主观感情,这就使他的杂剧具有浓厚的士大夫气,他兼有关汉卿的豪放和王实甫的文采,文词典雅清丽,洒落激扬,《太和正音谱》比之为“朝阳鸣凤”。
11.简述《琵琶记》结构布局的特点。P248
《琵琶记》在结构布局上,成功地运用了双线并进、交错映照的手法,以蔡伯喈和赵五娘的悲欢离合构成两条线索:仕途与穷途,京城与乡村,富贵与贫贱,安乐与悲苦……两相映照,交错穿插,形成强烈的对比,并逐渐把戏剧冲突推向高潮。这种一以贯之的往返映照,奠定了中国戏曲自由串联时空的流线型结构的艺术格局,构成了中国传统戏曲的独特的审美特征。
12.《水浒传》结构上的特点P33
全书在结构上具有相对独立与整体一致相结合的特点。书中人物与情节的安排,主要是单线发展,每组情节又有相对的独立性。各个相对独立的人物故事根据聚义这条主线连结在一起。一个人物故事,就是一个人物性格的发展史,如武松的故事、林冲的故事、宋江的故事、卢俊义的故事等都具有这个特点。这种结构上的独特性,较好的表现了全书的内容与思想。
13.汤显祖戏曲方面的创作特点P67
在戏曲方面,汤显祖强调重视文学性,不主张拘泥于音韵格律。这表明汤显祖在艺术的整体上更注重艺术家的创造精神和才情与个性,与因袭陈腐的创作习风大异其趣。汤显祖对戏曲的演出与颇为精通,曾亲自指导艺人演出,为当地宜黄腔戏曲的发展做出了卓越贡献。
14.《金瓶梅》的在中国小说发展史上的地位P89
在中国小说发展史上有重要意义。
○1首先,它不是在民间传唱的基础上加工而成的,而是经过作者完整构思独立创作的作品。
○2其次,作品描写的不是历史或传说的人与事,而是作者耳闻目见的现实生活中的人和事,而且是通过家庭来影射社会,是中国小说史上第一部以写家庭为主的长篇小说,开创了世情小说这一派。
○3再次,作品笔调冷峻,人物刻画细腻,细节描写丰富,语言生动传神,标志着中国小说史上写实文学创作的成熟。
15.简述顾炎武诗歌的特点P133
顾炎武诗歌具有三个特点:
○1他现存的四百余首诗歌中,绝大多数寓有强烈的家国兴亡之感,绝少世俗应酬之作,即便是拟古、咏史、写景、唱和之作也是如此。
○2他的诗歌取材颇为广阔,晚明统治阶级的腐朽堕落、清兵入关后残酷的屠杀和剥削、汉族人民的苦难和地壳敌忾,都在他的诗歌中反映了出来,因此被人称作“一代诗史”。
○3他的诗歌风格雄浑悲壮,苍凉沉郁,语言却又朴素自然,兼有杜甫和陶潜的优长,并带有学者的气质。被公推为清代考据学的开山祖。
16.苏州派传奇创作的三大特色P149
○1讥切时弊、关注现实的现实精神。
○2事关风化、劝善惩恶的教化目的。
○3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平民色彩。
这三大特色,使苏州派传奇在总体上显现出迥异于明代吴江派作家和其他作家的时代精神和文化风貌。
17.简述李渔戏曲理论的特点P161
李渔的戏曲理论是以舞台演出和观众欣赏为立足点的,要求戏曲真正成为场上之戏而不是案头之作。就作家创作与舞台演出的关系而言,李渔要求作家创作时要努力按照场上演出的状况去构思情节、塑造人物。就作家创作与观众欣赏的关系而言,强调戏曲语言通俗并非不要文采。在中国古代戏曲理论史上,李渔第一次如此明确地阐述了戏曲创作与舞台演出和观众欣赏的关系,奠定了中国古代戏曲坚定的理论基础。
18.简述龚自珍诗歌的艺术特色P289
○1龚自珍诗歌的艺术特色主要是形式多样,境界奇肆,形象瑰丽,极富浪漫色彩。他继承了屈原、李白两位浪漫主义诗歌的传统,常常通过奇特的构思、新颖的比喻,构成了鲜明生动的形象,奇丽壮观的意境,以表达其自由奔放的感情。
○2诗人还常想落天外,喜用“风雷”、“秋气”、“童心” “剑”、“箫”等意象,以抒发自己深含的思想和感情。
○3在近代文学史上占有承前启后的地位。曹籀《定庵文集序》说他:“足以继往开来,自成一家“。柳亚子推崇他是“三百年来第一流”的诗人。
19.简述黄遵宪诗的艺术特色P303
○1首先是诗风豪迈奔放,格调高昂。尤其是那些长篇巨制之作,纵横开阖,铺展恢张,气势充畅,更给人以博大宏深之感。
○2其次,他的诗歌疏于格律,选韵较宽,注意向民歌学习,语言通俗,在诗体革新上作了很大努力,反映了他近代诗歌发展的要求。
本文标签:广东自考 历史类 2003年10月北师大古文史二考前串讲资料(简答部
转载请注明:文章转载自(http://www.gdzkw.net)
热点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