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心理咨询与辅导的概念
一、 什么是心理咨询【识记】
心理咨询是一种为存在心理或行为困扰的正常人提供心理帮助的专业工作。简言之,心理咨询是一种专业性的助人活动。治疗性任务和发展性任务是心理咨询的两大任务,两者是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心理咨询是一种具有很严格的伦理和道德规范的专业工作。心理咨询是在世界范围内已有一百多年发展历史的职业化工作。
心理咨询的特点:【领会】
(一)心理咨询提供的是一种心理帮助
1、咨询关注的是来访者心理和行为上的难题或困扰。咨询关心的是存在这些问题的来访者自己对遭遇事件的认知、感受和行动应对上的困难,也就是说将来访者的问题看作他自己的心理、行为领域内的问题而不是其他(社会、环境和他人的问题)。
2、咨询处理的是来访者内在的心理内容。咨询提供的帮助不在于解决来访者具体的生活事务,也不直接干预来访者的决策;而是关注来访者内在的需要和价值冲突、认知和情绪等,注重启发来访者的反思和领悟,让其变得更有力量和能力来解决他自己的问题,更有效地面对今后的生活。
(二)心理咨询服务的对象是需要帮助的正常人
只要是寻求咨询的来访者,肯定都存在某种心理或行为上的困扰,实际上还会有一些存在某种心理障碍的人。但是,不能由此推论来访者就是不正常的心理病人。
1、任何人遭遇心理和行为难题或困扰都是正常的。每个人都是潜在的心理困扰患者,寻求咨询是追求更高生活质量的表现,是现代人需具备的素质。
2、心理咨询遵循的是“无病假设”,咨询对象中没有病人。在一个经过严格专业训练的咨询师眼里,咨询对象中是没有病人的,即将疾病正常化。
(三)心理咨询是一个咨询关系发展的过程
心理咨询的过程是在咨询关系的基础上展开的。
从社会化的角度看,人是关系的产物也是关系的存在,包括与个人、与群体和与社会的关系。真诚、信赖、尊重的咨询关系是咨询赖以进行和产生效果的背景和条件。
(四)心理咨询是一个独特的专业领域
首先,心理咨询所依据的理论不仅仅限于心理学,至少还包括精神医学;其次,心理咨询在专业人员培训的方式、方法上和通常的心理学专业学习不一样,其中含有大量的自我体验、接受咨询、实务训练、实践督导等内容。再者,心理咨询对从业人员个人有独特的要求;最后,心理咨询有自身非常严格的道德要求和专业规范或准则。
二、什么不是心理咨询【领会】
(一)只在表层探讨不是咨询性谈话
心理咨询中的谈话有三个特点:一是个人化;二是深入化;三是过程化。
(二)只解决来访者提出的问题不是咨询的唯一目标
咨询中咨询师需要对来访者提出的问题进行全面的评估,就来访者所提出的问题进行个人化、具体化的探讨,澄清这些问题背后的东西,启发来访者感觉里面的情绪,理清内在的冲突等,反思自身存在的成长问题,以期达到一个更高层次的自我改变。即“助人自助”。
(三)不尊重来访者、忽视来访者的觉悟和能力不是咨询的态度
虽然许多咨询理论家都认同咨询中有教育的成分,有时需要引导来访者做一些学习,介绍一些知识,但却不能以教导者的姿态进行。
(四)来访者缺乏自身的领悟难以达成真正的改变
咨询应着眼于来访者自身的领悟,看到自己的力量,找到应对挑战的方法,这才是一种真正的成长性的改变。
(五)来访者在咨询中不需要同情
同情含有两个危害咨询功能的因素:第一,同情有时会产生一种上对下的不平等关系,有时会潜含着对被同情者的一些对自己和他人有伤害的想法和行为的认同。第二,对一些以博得同情来平衡自己、不做积极改变的来访者,同情有强化或肯定的作用。
咨询不是从道德修养和行为规范的角度去帮助别人,所以咨询中通常不用道德性的评价和判断。遵循“无病假设”,咨询中也不用医学性的判断。
三、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
(一)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的基本一致性【识记】
1、助人性质和目标上的一致性;
2、助人过程和方法上的一致性;
3、助人关系和职业准则上的一致性。
(二)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的相对区别【识记】
1、服务对象——心理咨询服务的对象主要是正常人或业已恢复与正在恢复的“病人”,而心理治疗服务的对象往往是有精神障碍的人。
2、助人者——心理咨询工作者主要接受心理咨询方面的专业和临床的训练,而心理治疗工作者则侧重在病理心理、精神医学等方面的专业和临床训练。
3、服务机构——心理咨询主要由一些组织内部如学校、部队,以及包括医院在内的少数社会性的心理咨询服务机构提供服务,心理治疗主要由精神科医院和一些综合性医院中的心理治疗部门提供服务。
4、历史渊源——心理咨询的起源基本是一条心理学的线索,主要起源于20世纪初在美国兴起的职业指导运动和心理卫生运动,以及心理学中的个体差异研究和心理测量的发展联系密切;而心理治疗的起源还有一条精神病学建立的线索,可追溯到欧洲文艺复兴后,对精神病人的看法和对待的改变直至现代精神病学的建立。
四、心理咨询的类型【识记】
(一)个别咨询与团体咨询
1、个别咨询
咨询师面对的是一个来访者,建立起一个一对一的咨询关系。
2、团体咨询
咨询师面对的是由多个来访者组成的一个团体,咨询中侧重在团体动力的资源。
(二)当面咨询和电话咨询,广场咨询和网络咨询(依据目前咨询采用的主要途径或形式分类)
1、当面咨询 当面咨询简称“面询”,是在专门的咨询室内直接面对来访者进行的咨询。面询是咨询的基本形式,通常意义上的咨询都是指面询。
2、电话咨询 电话咨询通常被称作“心理热线”,也是一种被广为采用的咨询方式,咨询中咨询师和来访者双方以电话为媒介进行即时性的沟通和探讨,协助来访者解决所提出的心理困扰。电话咨询一般限于简单的支持性帮助,若发现深层次问题依然要转入面询。
3、广场咨询和网络咨询 广场咨询是我国的一个特有形式,并非真正意义上的咨询。通常是在一些与心理健康相关的大型活动中采用,数量不等的咨询师在公开场合进行咨询,类似医院搞的大型义诊。网络咨询是上世纪90年代开始出现的一种咨询形式,近年来我国一些专业咨询师和咨询机构也设立了自己的网站或网页,包括对登录的“来访者”以网络为媒介提供咨询或心理测验。
第二节 心理咨询与辅导的任务
一、 心理咨询与辅导的主要任务
(一)心理咨询的治疗性任务【识记】
具体是协助和促进来访者对自身存在的问题达成醒悟,减轻或消除一些问题带来的诸如焦虑、抑郁、恐惧、不安等困扰,解决或矫正一些“症状”性的问题,重新获得心理或心身的平衡与和谐。
(二)心理咨询的发展性任务【识记】
咨询过程中,来访者在咨询师的协助下,对所产生的困扰渐次深入地进行自我探索、领悟并产生行为上的改变,达成迈向健康成长或自我实现的目标。
二、治疗性任务和发展性任务的关系
(一)两种任务的关系:【领会】
心理咨询中的治疗性任务和发展性任务是不可分割的,它们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在咨询过程中,对所谓寻求“发展”的来访者,不要忘了其里面可能存在的情绪、甚至人格上的问题需要解决;对所谓寻求消除症状要求“治疗”的来访者,不要忘了他们的症状在应付生活现实方面所遇到的困难与挑战,需要协助他们面对现实,促进他们的发展。
(二)关于预防与治疗、积极与消极、面向大多数与面向少数、发展心理咨询与健康心理咨询的区分问题:【领会】
一些人认为:在学校中,对所有学生进行大规模的心理卫生或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属于发展性、预防性的,是积极的;而心理咨询只是针对少数有心理问题或心理障碍的学生,整体上就是治疗性的、滞后性的,是消极的。这是有失偏颇的:其一,心理咨询提供的帮助是非常积极的;其二,心理咨询是心理保健系统中的关键部分;其三,心理咨询既需要也能够做到面向全体,因为所有人都需要关注,任何人都有在某个时期产生心理问题的可能。
另外,还有人将心理咨询机械地分为发展咨询和健康咨询,也是对心理咨询的误解,因为发展和健康问题是密切联系、难以分开的。
第三节 心理咨询与辅导的伦理意义
A.心理咨询应具备的专业条件:【识记】
①清楚地界定咨询师的角色;②提供专业的咨询服务;③具有专门的知识与技术;④有依据专业指定的服务权责;⑤有特定的专业伦理规范;⑥有监督实施的专门工作机构。
B.心理咨询伦理意义的核心问题:【识记】
为来访者负责,最大限度地维护来访者的权益。
C.心理咨询伦理中的主要问题:【识记】 专业咨询关系、专业能力、保密等。
一、咨询关系与伦理
(一)咨询关系的基本特质【领会】
首先,咨询关系应是一种尊重、真诚、信任、支持的关系。咨询师在咨询中是有专业特权的,也会被来访者放在一个权威的位置上,咨询师必须小心这一点,避免权威的态度。
其次,咨询关系的性质应是一种鼓励及培养来访者成长的关系:咨询师的行为须能鼓励和培养来访者的成长,增强其应对生存挑战的信心和能力,咨询师应信守这一角色,不得替来访者做决定,以免养成来访者的依赖性。
(二)咨询关系的专业限制【领会】
首先,咨询关系中,咨询师应是力所能及的;如果咨询师发现自己缺乏能力不能提供专业服务,不得与来访者建立咨询关系,而要转介给更合适的咨询师。
其次,咨询关系在专业上应是纯洁的:咨询关系中,咨询师就是一名专业助人者,不带有其他专业色彩或身份,咨询师应避免多重角色,包括不能和自己的朋友、亲属、同事等建立咨询关系。
(三)咨询关系的道德性【领会】
首先,不能与来访者发展超越专业关系之外的私人关系;
其次,应避免可能造成来访者身心伤害的任何不道德行为;
最后,按专业标准收费。
(四)咨询关系的保密性【领会】
首先,咨询关系属于一种秘密关系;
其次,保密的限度问题:通常在三种情况下需要对来访者解密。一是在纯专业领域内,接受督导或与同事商讨个案咨询中的问题,这些都是为了给来访者提供更有效的帮助;二是当来访者的改变需要其他协助者介入时,这时必须征得来访者的同意;三是当这种保密在现实上危及来访者的人生安全或对他人、社会安全有严重威胁时,出于保护来访者或其他人需要解密,这时应遵循相关的法律或规定。
二、咨询过程与伦理
有关咨询过程的伦理问题主要涉及:
(一)来访者的决定权【领会】
首先,来访者有权利决定是否接受咨询和选择咨询技术。
其次,来访者有权利参与咨询目标的确定。
(二)来访者的知晓权【领会】
首先,要提供给来访者完整、客观和正确的信息;
其次,危险性的告知。
(三)保护来访者的权益和安全【领会】
首先,咨询师应从来访者出发采取干预行为。
其次,采用有危险的咨询措施要有补救或保护措施。
最后,使用专业沟通特权不能损害第三方的利益。
专业沟通特权:在保密的咨询关系中,咨询准则允许咨询师利用自己的专业技能和来访者进行深入而广泛的私人探讨,被称作专业沟通特权。
三、咨询结果与伦理(咨询结果的伦理问题)【领会】
咨询中治疗性和发展性两大任务的完成应带来来访者的改变和自我成长,这也可以视为咨询的主要目的,有人通俗地将其概括为四个字——助人自助,这里面就包含了咨询结果的伦理问题。
咨询中不是咨询师在改变来访者,而是来访者在改变他自己,来访者才是咨询的主角。咨询师要充分尊重来访者的意愿,要不要咨询是来访者的权利,要不要改变也在于来访者的个人意愿,咨询师只是从专业的视角提供专业咨询技术的协助,而不能替来访者做改变的决定。
从最大限度地保护来访者的权益出发,就要充分尊重来访者有建立、维护和追寻自己的价值观和人生观的权利。
四、咨询理论与伦理【领会】
(一)系统的咨询理论的五个要素:
①关于人性的假设;②关于人的发展和变化的概念;③对咨询目标的界定;④关于咨询过程的分析,包括咨询师和来访者的角色、咨询过程和技术;⑤实证研究,包括案例分析的支持。
(二)影响咨询师专业成长的因素:
咨询师在专业成长过程中,既受到所学理论和专业训练的影响,又受到自己个人的经验、价值观的影响。
五、学校心理咨询与辅导的伦理问题
(一)未成年学生和监护人的权利【领会】
绝大部分中小学生是未成年人,通常不需承担个人行为的法律责任,而由其监护人来承担。可是我们不能一味否定作为孩子监护人的父母的权利,也要尊重和接纳父母的愿望和想法,但是首先要考虑到学生的需要和特殊的处境,最大限度地保护他们的权益。
(二)自愿与主动干预【领会】
心理咨询遵循自愿原则,但在有些情况下可以例外。如在学校对需要帮助的学生可以实施主动干预,但要注意方式方法,避免对干预对象造成伤害。
(三)角色冲突【领会】
处理角色冲突是学校心理咨询人员不可避免的一个挑战。角色冲突会带来咨询关系建立的困难,受助学生对学校咨询师的定位和期待就会产生冲突,咨询师的自我定位也有这种情况,即使再注意摆正角色,长期在教师系统中所受的体制影响也会自觉不自觉地显现。
角色冲突还会带来对学生的心理和行为评估和干预措施上的困难。学校咨询师要注重自己的专业成长,加强咨询师的角色意识和感觉,至少在咨询关系中应最大限度的放弃或避免其他角色的影响,要做到这一点,学校咨询师的自我觉察能力是很重要的,对不自觉地受到其他角色影响要能够及时觉察和调整。
(四)保密与解密【领会】
心理咨询的保密原则同样适用于校内的学生咨询,包括特定情况下的解密。另外,学校里的心理咨询有两种特殊的情况需要严肃对待:一是作为未成年孩子监护人的父母有一定的权力了解孩子接受咨询的情况;二是学校领导或学生管理部门出于对学生的负责,也有一定的权力知道接受咨询的学生的情况。
(五)专业能力【领会】
从职业道德来说,只接受成人心理咨询训练的咨询师,在没有受到儿童咨询特殊训练的情况下,是不能对儿童进行咨询的。
(六)与其他教育工作者的关系【领会】
和学校其他教育工作者建立良好的工作关系,是对学校心理咨询师的一项特别的职业道德要求,有两个方面需要注意:
首先,要与其他教育工作者良好合作,使受助者得到最大限度的帮助。
其次,处理好和其他教育工作者的冲突,这种冲突主要体现在教育方式与咨询理念的差异上。
第四节 心理咨询与辅导的历史与发展
一、西方心理咨询与辅导的形成【识记】
从专业和科学的角度来看,心理咨询的形成和发展是近代的事情,与其关系最为密切的是心理卫生运动、职业指导运动和精神分析理论的创立及治疗实践。
二、 西方心理咨询与辅导的发展【识记】
专业组织的成立;理论与实践的进展;学校心理咨询的发展。
三、 我国心理咨询与辅导的发展【识记】
我国古代有宝贵的心理健康思想,但现代意义上的心理咨询是在西方影响下形成与发展起来的,而且从一开始就和学校咨询相互联系。
第二章 心理咨询的理论体系
心理咨询的理论体系包括普通心理学咨询理论、特殊心理学咨询理论和后现代心理咨询理论三大类;
普通心理咨询理论分为心理动力取向、关系与经验取向和认知行为取向的咨询理论三大类。
第一节 普通心理咨询理论
一、心理动力取向的咨询理论
心理动力取向的心理咨询重视个体内心不同心理力量的相互作用,及潜意识对人的影响,强调过去尤其是童年经验对人格形成的决定性意义。
(一)精神分析疗法
精神分析疗法产生于19世纪末传播于20世纪初,创始人是著名的奥地利精神科医生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疗法是现代心理治疗的奠基石。
1、人性观【领会】 精神分析理论认为,人在根本上是消极的,是受力比多所控制的;人具有生和死的本能。人的行为受到潜意识的控制,依据享乐和避免痛苦两原则而行动。该理论还认为人是一个能量守恒的系统,能量在本我、自我和超我之间分配和转换,一旦三个“我”之间的平衡被打破,就会导致各种心理问题的出现。
2、主要概念【领会】
(1)精神活动的三个区域:潜意识、前意识、意识
意识是个体可以觉察到的那部分心理活动;
前意识是指虽然当时意识不到,但可在集中注意、努力思索后回忆起来的那部分经验;
潜意识是个体无法感知、不能意识到的精神活动。
(2)人格结构:本我、自我与超我。
(3)人格发展:弗洛伊德从性心理发展的角度,将人格的发展从婴儿期到青春期分为5个阶段,在不同的阶段中性满足的生理器官也随之变化。
①口腔期(0~1岁);②肛门期(1~3岁):影响人格形成;③性器期(3~6岁):恋父(母)情结期;④潜伏期(6~12岁):社会化时期;⑤性征期(12~18岁):满足性欲、繁衍后代。
(4)焦虑:焦虑是精神分析疗法的一个关键概念。焦虑是由被压抑的精神力量转化而来的。在人格发展过程中,本我、自我、超我三者之间会经常出现矛盾冲突,这时人就会感到焦虑,焦虑是警告信号,警告自我有了危机。
焦虑的种类:①现实性焦虑;②神经质焦虑;③道德性焦虑。
(5)自我防御机制:当个体的自我无法借助理性用直接的方法去控制焦虑时,就逐渐发展出一些习惯性的反应方式,这就是自我防御机制。它是在潜意识层面运作的自动反应,主要功能是减轻焦虑程度,保护自我。常见的自我防御机制按照成熟程度依次为自恋性防御机制、幼稚性防御机制、神经症性防御机制和成熟性防御机制四种。
自恋性防御机制包括:
① 1否定;②歪曲;③投射
幼稚性防御机制包括:
①内摄;②退行;③幻想;④退缩;⑤躯体化
神经症性防御机制包括:
①隐抑;②隔离;③转移;④反向;⑤抵消;⑥补偿;⑦合理化;⑧自居
成熟性防御机制包括:
①升华;②理智化;③幽默
3、主要咨询方法【识记】
(1)咨询目标:咨询目标在于促进个体自身人格的成熟与完善。其中心不只在于减轻咨询对象的精神症状,而在于改进个体对于现实的心理适应方式,使个体的个人生活更有意义。具体包括两个方面:①使个体的潜意识被意识到;②使自我的力量得到增强,从而使个体的行为更多的是基于现实而不是本能的渴求与不理性的内疚。
(2)咨询师的角色
前期的“空白屏幕”和后期的支持性干预。
空白屏幕:强调咨询师的匿名立场,防止自我表露,对移情保持中立。
(3)咨询技术:主要可以分成收集信息的技术和干预技术两大类。前者以自由联想为代表,后者以解释为代表。具体有:
①结构化:在咨询过程中,要保持各个方面的稳定,稳定的结构是产生安全感的重要手段。
②自由联想:自由联想的基本要求是,让来访者集中注意头脑中“流出”的任何念头、意向或思想,不用意识指导思维,不对出现的东西进行任何评价,随时说出这些意念。
③解释:解释是精神分析最常使用的技术之一。要揭示症状背后的潜意识动机,消除阻抗和移情的干扰,或使来访者领悟其症状的真正含义,解释都是必不可少的。解释的目的是让来访者正视他所回避的东西或尚未意识到的东西,使潜意识的内容变成意识的。
④梦的分析:弗洛伊德发现梦的内容与被压抑的潜意识之间有着某种联系。他认为睡眠时自我的控制力减弱,潜意识中的欲望乘机向外表现。梦是有意义的精神现象,是通往潜意识的王牌途径,是人的愿望迂回的满足。
⑤抗拒(阻抗)的分析:在自由联想中,弗洛伊德发现来访者的联想并不“自由”,总是有意无意地回避某些敏感话题,使治疗重新偏移,他把这种现象称为“阻抗”。阻抗可分为五种:潜抑性阻抗、移情性阻抗、继发获益性阻抗、反复冲动性阻抗和超我阻抗。
⑥移情的分析:在某种程度上,精神分析是让来访者重新体验过去的生活。过去的情感和冲突从潜意识的深处浮现出来,实际上出现了情感的回归。当来访者重新体验这些情感时,会出现依恋咨询师的倾向,弗洛伊德称之为“移情”。通过移情来帮助来访者增进自我认知正是精神分析的主要工作。
二、阿德勒疗法
阿德勒,奥地利心理学家,精神分析学派内第一个反对弗洛伊德的人,他将以生物学为定向的本我心理学转向以社会文化为定向的自我心理学,创立了个体心理学。
1、人性观【领会】
阿德勒强调人格的统一,把人格当作不可分割的整体来了解。他强调人的行为具有目的,认为人的未来的方向比过去更重要,人是自己生活的主角与创造者,人的本质是社会的,来访者是在成长中受到了挫折,需要用鼓励来改变错误的自我信念。
2、主要概念【领会】
(1)虚构目的论
(2)自卑情结与追求优越
3、主要咨询方法【识记】
(1)咨询目标:主要目标是发展来访者的归属感,帮助来访者采取具有社会兴趣和团体感觉的行为方式。
(2)咨询师的角色:阿德勒认为咨询关系是一种相互的契约关系。咨询师是来访者的助人为乐的朋友,和来访者是平等的、合作的、互相信赖、互相尊重的关系。来访者从合作中学会对自己的行为负责。
(3)咨询过程:①建立合作的咨询关系;②发掘来访者的心理动力;③鼓励自我认识——通过解释产生顿悟;④帮助来访者做出新的选择——重新定向和再教育。
(4)咨询技术
基本技术:①复述;②反映;③猜测与假设;④解释;⑤非言语行为;⑥即时性;⑦对质;⑧矛盾意向;⑨创造意象等。
特别技术:①澄清;②自我控制;③角色扮演;④揭穿老套的游戏;⑤情感开关;⑥鼓励;⑦欲擒故纵;⑧取悦;⑨躲避问题小孩;⑩早期记忆、家庭作业等。
二、关系与经验取向的心理咨询理论
关系与经验取向的心理咨询重视人的主观经验世界和主观感受到的生存状态,也被看作是一种“存在主义”倾向的咨询,其思维方式基本上是现象学的,咨询中尤其注重咨询关系的作用、以及来访者的体验和感受,对当今各种强调经验的咨询模式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一)以人为中心疗法
以人为中心疗法的基本体系是由罗杰斯创立的,它最初的名称是非指导性治疗,以区别于以诊断、解释、分析个体过去经验为主的治疗方法,以及区别于以精神分析和以言语为指导的咨询的方法。
1、人性观【领会】
人是理性的,是善良和值得信任的;人的取向是成长,是健康、独立自主、自我认识和自我实现;人各有潜质,每个人都是有价值的独特个体、有本身的尊严的;人有能力产生自觉,认识和主掌自己的命运;人对自己有一定的信任;人的行为,往往被自己的自我概念所影响。
2、主要概念【领会】
(1)人的主观世界——现象场:
(2)实现趋向
(3)机体智慧
(4)自我概念
(5)价值条件
3、主要咨询方法【识记】
(1)咨询目标:咨询的目的不仅在于解决问题,更重要的是协助来访者的成长,这样他们就更能克服目前与将来要面对的问题。
(2)咨询师的角色:以人为中心疗法以咨询师本身的个人存在方式与态度为基础,而不是利用技术去指挥来访者。认为咨询中策略与技巧是次要的,咨询师这个人是首位的。
(3)有效咨询关系的条件:第一,来访者自身存在并认识到自我概念上的矛盾之处;第二,来访者与咨询师之间存在良好的关系。除此之外,咨询师在人格与态度上还要满足以下三个条件:①真诚一致;②无条件的积极关注;③准确的共情理解:即咨询师从情感上要设身处地地与来访者一起对来访者的经验情绪产生共鸣反应。
(4)咨询技术:反对将咨询技巧化、结构化和程序化。以建立关系策略为主,但仍将咨询师的真诚、尊重、温暖、无条件积极关注以及共情的理解等素质放在首位。
(二)完形疗法
完形疗法又称格式塔疗法,由德国精神病学家F.皮尔斯和其妻L.皮尔斯在20世纪40年代创建。这是一种注重心理与生理功能的统合,强调觉察和统合的体验的咨询理论。
1、人性观【领会】
人性观以存在主义哲学与现象学为基础,认为人类有一种致力于追求思想、感觉及行为的完整与统一的趋向,健康的人就是各部分协调统一的人。社会教化使人压抑和否认自己的需求。人只有接受自己的本然状态,才能有效应对生活中发生的问题。
2、主要概念【领会】
(1)此时此刻
(2)未完成事件
(3)逃避
(4)神经症的层面
(5)接触与抗拒接触
(6)能量与能量受阻
3、主要咨询方法【识记】
(1)咨询目标
总目标:认识自我、环境及两者之间的联系,实现人格的整合和自我与环境的和谐统一。重要目标:提升来访者的自我觉察能力。
(2)咨询师的角色:咨询中并不强调技术。咨询师的主要工作是鼓励来访者关注自己当前的感觉能力。
(3)咨询技术:完形疗法的技术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练习技术,如空椅子技术、角色扮演、心理剧;另一类是体验技术,常用的有:梦的工作,语言的变化,面质,家庭作业等。
三、认知行为取向的心理咨询理论
认知行为取向的咨询是一批心理咨询家在行为主义和认知学派的心理学理论基础上发展出来的。咨询中更注重来访者的行为及其表现,以及信念,思考方式等理智层面的作用。其实,当代认知行为取向的心理咨询并不忽视人的内心、人的情感,对咨询关系、对来访者的感受都给予高度重视。
(一)行为疗法
行为疗法是在行为主义学习理论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代表人物有拉札鲁斯、米勒等。行为疗法以行为为导向,帮助人们采取明确的步骤去改变行为与思想。20世纪后叶发展出的许多治疗技术,特别强调认知过程。
1、人性观【领会】
以人类行为的习得理论为出发点看待人性。认为人是社会文化制约下的产物,人的特性是后天学习的结果。
2、主要概念【领会】
(1)科学方法:崇尚自然科学的方法论,强调严格遵守科学方法的原则。
(2)行为:就是人们说的和做的。
(3)行为的三个制约原则
①经典制约;②操作性制约;③认知学习和社会学习。
3、主要咨询方法【识记】
(1)咨询目标:行为治疗的目标就是增加个人的选择并且为学习创造新的条件,以使来访者能改善其问题行为,发展自我管理,把握个人命运。
(2)咨询关系:咨询师是一个积极和直接的角色。良好的咨询关系有助于提高咨询效果。
(3)咨询步骤:①行为评估(准备阶段);②行为分析(诊断阶段);③行为治疗(实施阶段);④疗效评估(结束阶段)。
(4)咨询技术
①基于经典制约原则的咨询技术:如系统脱敏法、厌恶疗法和冲击疗法。
②基于操作性制约原则的咨询技术:如行为塑造法、行为消退法、代币制、自我管理法。③基于社会学习和认知学习制约原则的咨询技术:如示范疗法、自信心训练、思维阻断。
(二)理性情绪疗法
理性情绪疗法简称REBT,是由艾里斯于20世纪50年代创立。
1、人性观【领会】
人既可以是有理性的、合理的,也可以是无理的、不合理的。情绪上或心理上的困扰是由于不合理的、不合逻辑的思维所造成的;任何人都不可避免地具有或多或少的不合理的思维与信念。
2、主要概念【领会】
(1)A-B-C人格理论:人对事件产生什么样的看法和评价,决定于他的信念,即人的行为和情绪并非刺激所决定,而是决定于人的信念。其中,A指一件事或某个人的一个行动或态度;B对A产生看法评价的标准;C因B所产生的行为和情绪反应。
(2)非理性信念及其特征:非理性信念的最大特点就是不客观,会导致人们对所遭遇的事件错误而极端化的思考方式和带来不客观的看法和评价。
艾里斯认为导致自我挫败的非理性信念主要有:①我“必须”得到生活中所有重要人物的爱和认可;②我“必须”完整且完美的执行重要的任务;③因为我非常希望别人能体贴及公平的待我,所以他“必须”这么做;④如果得不到我所要的,那会很糟糕,而且我“一定”会无法忍受;⑤避免面对生活中的困难与责任,要比承担更多具有挑战性的自我要求“肯定”容易得多。
3、主要咨询方法【识记】
(1)咨询目标:使来访者获得一种更加现实和更加有效的生活哲学,从而最大限度地减少他们的情绪障碍和掌握挫败行为。
(2)咨询师的角色:这种咨询本质上是一种认知治疗,因此,突出咨询师的“教导”作用,咨询师显得很“强”,像一个教师那样工作。
(3)咨询步骤
①教导来访者理解A-B-C理论(解说阶段);
②确认来访者情绪困扰有关的非理性信念(证明阶段);
③驳斥来访者的非理性想法(放弃阶段);
④协助来访者用合理的信念来取代非理性信念(重建阶段)。
(4)咨询技术
①认知技术:与非理性信念辩论与驳斥、认知性的家庭作业、阅读治疗、新的自我陈述、技巧训练等。
②情绪技术:完全的容忍与接纳、角色扮演、示范作用、强有力的自我陈述、理情想象、克服羞愧练习等。
③行为技术:操作制约、自我管理、系统脱敏、生理回馈、肌肉松弛等。
在具体咨询过程中,咨询师常用的方法是:其一,咨询师充当坦诚的忠告者,直接驳斥来访者自我贬损的想法;其二,咨询师充当有力的说服者,以鼓励、劝诱甚至坚持来访者以实际行动参与其不敢做的事,以驳斥其非理性的信念。
(三)现实疗法
由美国格拉瑟与20世纪60年代中期创立。
1、人性观【领会】 每个人都有一种健康的力量和成长的力量,其行为是由自我决定的。在现实中,人有各种自主选择的能力和机会,人应该对自己选择的行为和导致的结果负责。
2、主要概念【领会】
(1)选择理论
(2)负责任的行为:现实疗法的中心理念是:我们选择自己的行为,所以应该为自己的行为、想法和感觉负责任。负责任的行为指所有为满足个人需要,但不妨碍他人满足其需要的行为。人有控制自己行为的能力,在控制自己行为的过程中,人有选择的自由,同时必须要对自己的选择负责任。
(3)融入:是个体建立的一种有意义的双向关系。
3、主要咨询方法【识记】
(1)咨询目标
主要目标:帮助来访者与他们品质世界中的人联系起来或重新联系起来。
基本目标:协助来访者找出更有效的方法,以满足其归属、权利、自由、享乐等需求。
(2)咨询师的角色:咨询师是一个楷模,也是一个教师,来访者是学生,咨询就是一个指导过程。
(3)咨询过程:现实疗法的咨询过程包括两个主要成分:一是创建咨询环境;二是实施具体步骤以引起行为改变。
(4)咨询技术:现实疗法是一种通过言语进行的积极的心理疗法,很强调咨询过程中教导的功能。
第二节 特殊心理咨询理论
一、家庭治疗
家庭治疗发端于20世纪40年代末到50年代初,至60年代初,作为一种独立的心理咨询体系正式建立,已成为整个心理咨询体系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家庭治疗提供了一个新的角度,从家庭的角度去思考个人的问题,将整个家庭而非某个个人视为一个治疗单位,认为帮助家庭的功能改变终将同时改变个人的功能。
(一)家庭治疗的视角及特点【领会】
家庭治疗独特的视角就是从家庭系统观去看来访者的问题,即不将个人从家庭中分离出来,而是放在家庭中去看家庭整个系统的问题。在家庭治疗中,来访者不是一个人,而是一个“家”,来访者的痛苦就是家庭痛苦。
家庭治疗的特点:①不着重于家庭成员个人内在的心理构造与状态分析,而将焦点放在家庭成员的互动关系上;②从家庭系统的角度去解释个人的行为与问题;③个人的改变有赖于家庭整体的改变。
(二)家庭治疗的重要概念【领会】
1、家庭系统:家庭不仅是一个社会法律层面上的组合,更是一个复杂的心理或情绪系统。家庭会发展自己的家庭策略,这是一种反复出现的互动模式,特别是成员间非语言的互动模式,来传递家庭规则。
2、家庭次系统:家庭存在于一个多代的家族系统之中,一个家庭内部又由一些次系统组成,家庭的发展、家庭功能的发挥,是在各次系统间的互动中实现的。次系统主要包括:
(1)个人次系统:家庭治疗的一个独特之处是将个人包括成人也看作家庭中的一个次系统,而不是一个完全个别、独立的人。
(2)配偶次系统:配偶次系统的一个重要职责是建立清楚的界限以保护自己,提供空间以满足自身的心理需求,以不受原生家庭、孩子或其他人的干扰。
(3)亲子次系统:亲子之间的互动包含了养育和社会化功能。
(4)手足次系统:孩子同辈之间在家庭里构成的互动关系和模式,是儿童接触的第一个同辈群体。他们在其中相互支持、高兴、攻击、替罪和彼此学习,建立起如何协商、合作和竞争的互动模式。
3、影响家庭互动的要素:家庭的整体运作和发展,又是在各次系统内部和次系统之间的互动中实现的。制约这些互动的要素主要有三个:
(1)界限;(2)等级;(3)规则
4、三角关系:指由母亲、父亲和孩子构成的三角关系。
(三)家庭治疗的实施与策略【识记】
1、家庭心理咨询的过程
(1)预备性访谈(准备阶段)
①了解来访家庭的结构;
②了解来访者家庭背景;
③咨询安排;
④签订咨询协议。
(2)首次访谈(重要环节)
①了解求助背景;
②明确问题行为;
③选择介入措施。
(3)后续访谈(中间过程、实施阶段)
(4)咨询结束
2、家庭治疗的一些策略和技术
(1)提问策略:①关系性提问;②差异性提问;③循环提问。
(2)画家谱图:家谱图是一种将家庭现实结果和关系直观化的方法,既可以用作评估家庭,也可以作为一种治疗技术。通过画家谱图,可以让家庭成员产生领悟。
(3)找出家庭规则:有三类:①关于形象方面;②关于对外在环境印象方面;③关于人生态度方面。
(4)家庭雕塑:家庭雕塑是一种非语言的经验性技术。方法是让家庭成员将自己置于一种空间上的安排,构成一个戏剧性的场面,家庭成员取各种姿态。
(5)模拟家庭
二、心理剧
由美国精神病学家莫雷诺创始于20世纪初的维也纳。
(一)心理剧及其要素【识记】
1、心理剧及其特点:心理剧中,来访者称为“主角”,咨询师是“导演”,戏剧是咨询的中心,咨询的过程是一系列角色扮演的历程。
心理剧的核心论点是:日常生活中的行动与剧场中的演出是平行的。也就是说日常生活中的正常行为就是戏剧化的,个体在日常生活中就是一个演员。
总的来说,心理剧有三个特点:
(1)创造性:再创内心情境;
(2)现实性:尊重主角的现实性;
(3)自发性:主角自发创造地演出自己的内心世界。
2、心理剧的要素:心理剧包括五个基本要素:舞台、主角、辅角、导演和观众。
(1)舞台:舞台是心理剧的剧场,代表了主角的生活空间,应是足够的宽敞,便于主角、配角和导演走动。
(2)主角:主角是心理剧演出的主要人物,也是心理剧团体的焦点。主角是在团体中想深入探索自己个人问题的成员。
(3)辅角:心理剧中的辅角可以是主角的重要他人,也可以是主角的替身、或是主角想象中的一个角色,甚至是他生活中的一面墙、一个柜子等。
(4)导演:在剧中使用心理剧的方法来引导主角探究其问题的人,他协助演出的过程,他是团体的领导者,是来访者的咨询师,有时他也是观众的一份子,以便提供咨询、教导。
(5)观众:在心理剧中未直接参与演出的人称为观众,因为心理剧深信即使没有直接参与演出的成员,由于他们积极、主动地参与、观赏整个演剧的过程,也会从中学习获益。因此在心理剧进行过程中,导演也要将观众的存在看成过程的一部分。
(二)心理剧的阶段【识记】
1、暖身:目的是帮助人们做好准备。
2、演出:鼓励主角以演出的方式呈现问题。
3、分享整合:团体内成员间认同、接纳、支持、分享、触动、宣泄、反省。
(三)心理剧的主要技术【识记】
1、替身:替身技术被认为是“心理剧的心脏”。
2、角色互换:被认为是“心理剧的引擎”。
3、镜像:辅角通过模仿主角的收拾、态度、演出中的言语,来反应主角的角色。
4、独白:主角可以想象自己单独处在一处,自言自语幻想一件事情或感受。
5、未来投射:用于帮助成员表达、解释自己对未来的看法期望和感受的一种技术。
三、游戏心理咨询
游戏心理咨询是20世纪20年代发展起来的心理咨询方式,它被公认为是处理儿童情绪困扰等心理问题的最佳咨询和治疗的模式。
(一)游戏咨询及游戏室的设置【识记】
1、什么是游戏咨询:游戏是儿童最自然的沟通方式。游戏咨询是在专门设置的游戏咨询室内进行的,作为咨询方式的游戏不是儿童平常玩的游戏。在游戏咨询中,玩具被看作是儿童的词汇,游戏就是他们的一种象征性语言。
游戏咨询就是咨询师通过游戏这一线索走进来访者的内心世界,借助游戏与来访者沟通与互动的一种咨询形式。
2、游戏室的设置
(1)内部环境:应该是一个安全、温暖,同时可以随意探索的地方。
(2)玩具的选择:词汇是构成语言的基本要素,词汇是否丰富直接影响到语言表达的丰富性和准确性。一般而言,最适合游戏治疗的玩具必须要具备安全、易携带、不容易损毁、能激发儿童投射力等特性。以种类来分,可以分为三大类:
①模拟实物类:玩具的外形如果能与儿童生活中的人、事、物类似,儿童就可以比较容易地投入游戏中。
②发泄情绪类:当儿童累积了许多情绪而不能用语言表达出来时,可以用这些玩具表达自己的生气、悲伤、敌意等。
③投射内心世界类
(二)游戏咨询的原则及过程【识记】
1、游戏咨询的原则
(1)咨询师应与孩子热情而友好地相处,在此基础上尽可能建立起一种亲密的治疗关系。
(2)咨询师应准确地理解并接纳儿童真实的一面。
(3)咨询师应宽容儿童,以便让孩子感到他可以完全自由地表达内心的感受。
(4)咨询师要善于识别儿童所表达的感受,并能把这些感受反馈给儿童,以让儿童领悟自己行为的方式。
(5)咨询师要尊重儿童解决自己问题的能力,要相信如果给孩子机会的话,儿童是能解决自己的问题,并且有做出选择和着手改变自己的责任。
(6)咨询师不要以任何方式试图去指导儿童的行动或谈话。
(7)咨询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咨询师不要催促咨询进程,只抓进度。
(8)咨询师可以设置一些必需的限定,这些限制为的是使咨询符合真实生活以及让儿童认识自己在治疗关系中应负的责任。
2、游戏咨询的四个过程
(1)准备期
(2)起始期
(3)治疗期
(4)结束期
(三)游戏咨询的效果分析【识记】
分析框架:
1、 初始游戏
2、 自发性游戏增加
3、 关系性游戏增加
4、 特定情绪表达游戏增加
5、 角色化游戏增加
6、 改变与偶发性游戏增加
第三节 后现代心理咨询理论
一、后现代心理咨询产生的背景
(一)后现代社会的来临(后现代主义的兴起)【领会】
工业革命转入科技革命。后现代社会的特点之一:不可能找到统一的“真理”,也不追求统一的理解。认可对社会现象的多元化解释。
(二)社会建构主义对心理咨询的影响【领会】
社会建构主义理论植根于四个基本假设。这四个基本假设形成了后现代主义与传统心理学观点差异的基础:①对现存的知识持批判态度。②我们用来理解世界的语言和概念是有历史和文化限制的。③知识是通过社会过程建构的。④谈判式的理解或“社会建构”采取广泛的不同规则,知识和社会行为融合在一起。
社会建构主义的观点颠覆了传统咨询的主体,认为个人在任何情境中其实扮演的是“参与观察者”的角色,提出了人如何从自我经验的建构中去回应对自我经验的了解,然后参与环境的看法。人只能为自己建构真实,反对“负面的自我经验”的提法
(三)后现代心理咨询与治疗模式的出现
1991年,斯奈德等提出希望理论。他们认为咨询中的希望,不是去了解来访者负面、黑暗的情绪和行为,而是要去建构来访者主动追求目标的思考、行为和策略。正向心理学强调,心理咨询与治疗不能只是研究病理,也要研究人的强度与能力;不能只修补个体什么地方出错,也要协助个人建构正确的行为;不能只是讨论疾病的问题,也要包括协助一个人建构他的工作、教育、家庭多方面的生活内涵。
心理咨询与治疗不是去了解一个人为什么会失败,而是应从“是什么”“怎么做”的角度去协助一个人如何成功或适应良好。
二、焦点解决短期心理咨询
(一)什么是焦点解决短期心理咨询
焦点解决短期心理咨询是20世纪70年代由美国威斯康星州短期家庭治疗中心(BETC)的创办者迪夏茨和夫人金伯格及其他小组成员共同发展起来的。焦点解决短期心理咨询的过程是一种专门的介入,在咨询过程中,咨询师以焦点解决导向的介入技术,使来访者对自己的问题情境的知觉、看法、思考和感受能有所转变。
(二)焦点解决短期咨询的基本理念【领会】
1、事出并非一定有因;
2、不当的解决方法常是问题所在
3、相信来访者
4、小改变累积大改变,寻找例外(找到例外,解决就在其中)
5、重新建构来访者的问题,创造改变
(三)焦点解决短期咨询的目标、过程与技术【识记】
1、焦点解决短期咨询的目标:了解来访者当前的困扰,协助来访者找到他们想要的目标,而非咨询师想要的目标。同时,目标应是具体的。
2、焦点阶段短期咨询的基本过程
第一阶段,咨询师与来访者对话,建构解决途径的对话架构。
第二阶段,回顾与整理对话资料,思考如何对来访者进行有效的回馈。
第三阶段,正向回馈、提供信息与介入策略给来访者参考,促使来访者改变。
3、焦点阶段短期咨询的技术
最有特色的是一套提问技术:一般化询问、咨询前改变的询问、预设性的询问、刻度询问、振奋性的鼓舞、赞许、改变最先出现的迹象、奇迹询问、关系询问、例外询问、任务或家庭作业等。
三、叙事心理咨询
叙事心理咨询是由澳大利亚心理咨询师怀特和新西兰呃艾普斯顿于20世纪80年代晚期创立的,是最具后现代特色的心理咨询理论,建构主义的理论背景非常明显。
(一)叙事心理咨询的概念【识记】
叙事心理咨询指来访者在构建自身经验的过程中陷入了负面解释而不能自拔,咨询师需要帮助来访者重构其经验,叙事咨询就是帮助来访者解构并重构生命的故事。
(二)叙事心理咨询的基本理念【识记】
1、后现代的现实观
(1)现实是社会构建出来的;
(2)现实是通过语言构成的;
(3)现实凭借叙事组成,并得以维持;
(4)没有绝对的真理
2、保持叙事 保持叙事是叙事咨询师的基本态度和立场。
(1)叙事是唯一的真实;
(2)开启新故事的空间;
(三)叙事心理咨询的基本框架【识记】
叙事心理咨询反对固定的结构,强调操作过程的灵活性、自发性和创造性。
1、 结构式倾听与问话;
2、 外化与重新命名;
3、 开启空间文化;
4、 从独特结果开始建构故事;
5、 重新诠释,建构新故事的意义;
6、 新故事的流传
本文标签:广东自考 医学类 2019年自考心理咨询与辅导章节串讲汇总
转载请注明:文章转载自(http://www.gdzkw.net)
热点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