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自学考试复习资料——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第四章)
日期:2020-12-16 10:46:02 编辑整理:广东自考信息网 【打印】 浏览(0)
第四章认识论
第一节认识论的本质
一、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是能动的反映论
(一)唯物主义认识论和唯心主义认识论的对立(反映论和先验论的对立)
1、唯物主义认识论从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的前提出发,贯彻从物到感觉和思想的路线,坚持反映论原则
2、唯心主义认识论以意识的一性物质第二性的前提出发,贯彻了从思想感觉到物的路线,坚持先验论原则。
(二)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定义
可知论:是主张思维与存在的统一性,认为世界是能够被认识的,一切唯物主义反映论都是可知论,彻底的唯心主义,也是可知论。
不可知论:否认思维和存在的统一性,否认人能认识世界或能彻底认识世界,其代表人物是休谟和康德。
只有马哲把实践观点引入认识论,才能彻底驳倒不可知论。
(三)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和旧唯物主义认识论的定义(简答)(为什么说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是能动的反映论或能动的反引论和直观被动反映论的对立)
一切唯物主义认识论都坚持反映论和可知论,都与唯心主义认识论根本对立。
但也有本质区别:
A、旧唯物主义认识论离开社会实践考察认识问题看不到主体对客体的能动作用。
B、离开辩证法考察认识问题,不了解物质是一个辩证的发展过程,因而是消极直观被动的反映论,是机械反映论。
不同:辩证唯物认识论:
A、把实践观点引入认识论,创立了能动的反映论。
B、把辩证法运用到反映论,揭示了辩证发展的普遍规律,所以是以实践为基础的主体对客体能动革命反映论。
1、能动的反映是摹写和创造的统一。
①能动的反映具有摹写性,反映的摹写性决定了反应的客观性。
②能动的反映也具有创造性是一种能动的创造活动。
③能动的反映是摹写于创造的统一,否认其摹写性客观性是唯心主义认识论,否认其创
造性是,旧唯物主义认识论。
2、认识主体和客体的属性,形式,关系
认识主体是处于一定社会关系中从事实践活动和认识活动的人。
认识客体是进入实践领域,并与主体相联系的客观存在,是是简和认识的纵观。
认识主体的属性:1自然性,2意识性,3社会性,4实践性
认识主体的基本形式:1个人主体,2集团主体,3类主体
主体和主管既相联系又相区别。
主体包括主观。
认识客体的属性:1客观性,2对象性,3社会历史性
认识客体的形式:1自然客体,2社会课题3精神客体
客体不等于客观。
二者的关系:
1、认识主体和客体是对立统一的关系,二者之间是反映和被反映的关系,即认识关系。
2、二者之间是改造和被改造的关系,这是认识关系的基础,是最基本的关系。即实践关系,这是人事关系的基础,是最基本的关系。
3、二者相互作用,主体对客体有能动作用,客体对主体有制约作用。
二、实践的特点和形式:
实践的含义:实践是主体能动地改造和探索客体的社会性的客观物质活动。
实践的特点:
A、它是客观的感性物质活动,具有客观物质性。
B、实践是人类有目的有意识的活动具有自觉能动性。
C、它是历史发展着的社会活动,具有社会历史性
D、它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活动,具有直接现实性。
(一)实践的基本形式(简答)
1.生产实践它是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活动,是决定其他一切活动产生和发展的最基本的实践活动
2.处理社会关系的实践活动,它是处理人与人之家关系的活动。
(二)科学实践也是从生产实践中分化出来的,探索性常识的实践活动。(定义)(实践和试验的关系)
实践包含试验,试验时实践的一种表现形式。
三、实践和认识的相互关系(作用)及其意义。
(一)实践在认识中的决定作用(选择)
1、实践在认识中的地位和作用(或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或为什么说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对认识起决定作用(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
①实践是认识的来源;②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③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④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2、为什么说实践是认识的来源(简答或联系意义出论述题)
①认识产生于实践的需要,只有与人的实践需要相关的事物才成为人的认识对象;
②只有在实践中人们才能通过现象认识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3、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的关系并阐述参加社会实践与学习书本知识的关系(论述)
直接经验:是人们亲身实践所获得的经验和知识;
间接经验:是人们从书本上或他人那里获得的经验和知识。
①承认知识来自实践并不排除接受间接经验;
②直接经验是源,间接经验是流,二者是源和流的关系;
③一切认识归根结底都是从实践中来的。
参加社会实践与学习书本知识的关系:
①只有参加实践才能获得真正的知识,才能理解和接受书本知识。
②对每个人来讲不可能也不必要事事都亲自去实践,一个人的知识大量是从间接经验、书本知识中得来的,所以一个人不仅要实践并且要学习书本知识,接受人类文明的优秀成果。
4、为什么说实践是推动认识发展的动力
①实践的发展不断给认识提出新课题,推动人们去进行新的探索和研究;
②实践给回答新问题提供了有关的经验材料;
③实践给人们认识事物不断提供新的认识工具;
④实践锻炼和提高了人的认识能力。
(二)认识对实践的反作用
认识指导实践,对实践有能动作用,正确认识能指导实践取得成功,错误认识会把实践引向失败。
实践和认识辨证关系(答案是(一)里的第1点内容和(二)大点的内容)
(三)实践和认识辨证关系原理的意义:(论述)
我们必须树立实践第一的观点,在一切工作中要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了解新情况,发现新问题,总结新经验,创造新理论,在实践中坚持和发展真理,同时又要必须重视马克思主义和其他科学理论的指导作用,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服务。
第二节认识的辨证运动
一、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是认识过程中的第一次飞跃)
(一)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辨证关系及意义
1、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含义
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是认识过程中的两个不同阶段。
①感性认识是对事物现象和外部联系的认识,是认识的初级阶段。
其形式包括:感觉、知觉和表象。
其特点是:直接性和具体形象性。内容是:现象
②理性认识是对事物本质和内部联系的认识,是认识的高级阶段。
其形式包括:概念、判断和推理
其特点是:间接性和抽象性。内容是:事物的本质。
2、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辨证统一
①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这是认识论中的唯物主义;
②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到理性认识,是认识论中的辨论法;
③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相互渗透。
3、意义:
割裂二者的统一,片面夸大感性认识,否认理论认识是经验论,片面夸大理论认识否认感性认识是唯理论,实际工作中的经验主义犯了类似经验论的错误,教条主义犯了类似唯理论的错误,所以我们既要重视科学理论,反对经验主义,又要重视唯理论反对教条主义。
(二)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飞跃的条件和途径(简答)
1、要通过实践和调查研究获得十分丰富和合乎实际的感性材料;
2、要经过科学思维方法对感性材料进行加工制作。
二、由理性认识到实践(是认识过程中的第二次飞跃)
(一)理性认识指导实践的意义(或由理性认识向实践飞跃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1、认识的目的在于指导实践改造世界,这只有经过理性认识向实践的飞跃才能达到;
2、只有经过理性认识到实践的过程才能检验,修正和丰富发展理性认识。
(二)理性认识回到(指导)实践的条件和途径(简答或多选)
1、回到实践的理性认识必须是正确的;
2、理论必须为群众所掌握,化为群众的自觉行动;
3、必须坚持一般理论和具体实践相结合的原则;
4、要把关于事物的认识与主体的需要结合起来;确定行动的目的和计划;
5、要有正确的实践方法和工作方法,还要有一定的物质条件。
三、认识运动的多次反复和无限发展
(一)、认识的反复性以及对社会主义建设的意义:(简答或论述或为什么说对一个具体事物的正确认识往往需要经过认识,实践的多次反复)
认识具有反复性,因为人的认识受到主客观条件的制约
1、事物本质的暴露有一个过程;
2、人的认识受到一定历史条件和科技水平的限制;
主观意义:认识受到实践经验,知识水平、认识能力等主观因素的限制,所以一个正确认识往往需要经过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多次反复才能完成。
对社会主义建设的意义:
①我们对社会主义建设的认识也是曲折,发展,不断升化的过程;
②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化,我们认识到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但我们对社建的认识并没有完结,随着实践的发展,认识将进一步深化发展。
(二)认识的无限发展
客观世界是无限发展的,实践也是无限发展的,因此人的认识必然是无限发展的,是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循环往复,以无至穷,是认识的总规律。
(三)实践和认识主观和客观是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1、其具体统一是指主观认识要和客观实际相符合,是在一定历史条件下在具体实践中相符合;
2、其历史统一是指主观认识应随着社会实践的发展全面发展,必须与不断发展的实践相适应;
3、认识和实践相脱离,认识超越或落后实践发展,必然导致“左”、“右”倾错误,“左”倾是主观超越客观,认识超越历史的发展阶段:“右”倾是主观落后客观,认识落后历史发展阶段。
四、党的群众路线和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一致性(简答或论述)
1、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与学的群众路线是一致的;
2、人民群众是实践的主体也是认识的主体,从实践到认识的过程也就是从群众中来的过程;
3、从认识到实践的过程也就是到群众中去的过程;
4、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循环往复,无限发展的过程也就是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过程。
第三节真理
一、真理是客观的,在真理面前人人平等(重点是真理的客观性)
真理是对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应
1、真理的客观性是指真理的内容是客观的;
2、检验真理的标准,社会实践是客观的,坚持真理的客观性就是在真理问题上坚持了唯物主义;
要坚持真理一元论,反正真理多元论(选择题);真理是客观的,因而是没有阶级性的,在真理面前人人平等。(选择题)
二、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
(一)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的含义
真理的绝对性是指:第一、任何真理都包含着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内容,这是无条件的,绝对的;第二、人的认识本性和认识任务是能够正确认识无限发展着的物质世界,每个真理的获得都是向无限发展的物质世界的接近。
真理的绝对性是指:第一、在广度上任何真理只是对客观世界一定范围的近似正确的反应,认识有待扩展;第二、在深度上,任何真理是对客观事物一定程度,一定层次的近似正确的反应,认识有待深化。
(二)二者的关系及意义:
1、二者是同一个真理的两重属性;
2、真理是绝对性与相对性的统一,一方面相对之中有绝对,任何相对真理中都包含着绝对真理的成分和颗粒,另一方面绝对寓于相对之中,并通过相对真理表现出来,无数相对真理的总和构成绝对真理。
3、真理是一个过程,是从相对真理向绝对真理转化的发展过程,每一个真理都是这个转化过程中的一个环节。
意义:
1、马列主义具有绝对性,所以要坚持马列主义,他也具有相对性,所以要发展它,它是绝对性与相对性的统一,所以既要坚持他,又要发展它,既要反对教条主义,又要反对过时论的错误。
2、邓小平理论是马列主义普遍真理和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成果,是对马列主义的继承和发展,解决了社会主义的前途的命运;江泽民的三个代表思想是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光辉典范,是我们的立党之本,执政之机,力量之源。
3、马列主义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体制,这是要求必须,理论联系实际,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要体理时代性,把握规律性,赋予创造性,这也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根本要求和集中体现。
三、真理和谬误的关系(二者是对立统一的关系)
二者的区别:
1、二者是对立的,真理是对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应,谬误是对事物的本来面目的歪曲反应;
2、在一定条件下范围内,二者有着原则的界线和本质的区别,不能混淆。
二者的联系:1、二者是统一的,是相比较而存在,相斗争而发展
二者的关系:1、二者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是在不同条件下,不同范围内)
真理向谬误的转化:①真理是具体的,有其适用的条件和范围,如果超出其适用的条件和范围就转化为谬误;②真理是一个过程,如果认识落后或超越事物发展阶段,
真理就变成谬误;③真理是全面的,完整的,如果把对客观对象某一侧面的反应,当作全体真理就会变成谬误。
谬误向真理的转化是:①谬误回到他适用条件和范围就是真理;②从认识过程看谬误是正确认识的先导;③在批判谬误过程中获得和发展真理;
提示:真理的客观性及真理和谬误的关系是考试重点。
四、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联系它的意义考论述题)
(一)实践为什么能成为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这是由真理的本性和实践的特点决定的。
1、真理的本性在于它是同客观实际相符合的主观认识,检验其是否同客观实际相符合,必须把主观和客观联系起来加以对照,这是主观自身和客观实际都办不到的。
2、实践的特点在于它是连接主观与客观的桥梁,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活动,具有直接现实性,唯有它能够把主观和客观联系起来加以对照,所以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二)真理标准的辨证法(或实践标准的确定性或实践标准的绝对性和不确定性或相对性)
1、坚持实践标准是确定性和不确定性的统一,就是在真理标准问题上坚持了辨证法,实践标准的确定性(绝对性)是指:第一、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此外,再没有别的标准;第二、无限发展着的实践对一切认识都能做出确定的检验。
2、实践标准的不确定性(相对性)是指:第一、实践有着自身的局限性,它不能对现有的一切认识都做出确定的检验;第二、在一定发展阶段上,经过实践证实的真理,还需要继续接受新的实践的检验。
3、坚持实践标准,绝对性和相对性的统一,既要反对夸大实践标准的绝对性,否认相对性的绝对主义,又要反对夸大实践标准的相对性,否认绝对性的相对主义,主观唯心主义和不可知论。
五、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的关系以及坚持它的意义(或两者的含义及关系)(简答或论述)
解放思想就是从落后观念和教条的束缚中解放出来;实事求是就是从客观实际出发,找出事物发展的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
关系:二者是马克思主义的精髓,也是辨证统一的,一方面解放思想是坚持实事求是的前提;另一方面实事求是是解放思想的目的。
意义:1、背离它们就产生失误;2、坚持它们就会取得成就;3、只有继续坚持它们才能保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不断取得胜利。
热点关注:
广东自考成绩查询【小程序查分】图文流程方式
广东省2020年1月自考成绩于3月31日公布
《广东省自考信息网》免责声明:
(一)由于考试政策等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本网站所提供的考试信息仅供参考,请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二)本网站在文章内容来源出处标注为其他平台的稿件均为转载稿,免费转载出于非商业性学习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您对内容、版权等问题存在异议请与本站联系,我们会及时进行处理解决。联系邮箱:81237948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