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自考信息网欢迎各位自考生,本站非政府官方网站,官方信息以广东省教育考试院(http://eea.gd.gov.cn)为准。

咨询热线:400-8077-735

自考办电话| 自考提问 | 公众号

搜索

城市: 广州 深圳 佛山 珠海 东莞 中山 惠州 肇庆 汕头 韶关 湛江 江门 茂名 梅州 汕尾 河源 阳江 清远 潮州 揭阳 云浮
自考专题: 广东省自考管理系统 广东自考成绩查询系统 准考证打印入口 广东自考视频解读 学历查询入口 微信公众号 考生交流群 在线咨询/解答 开考科目查询
您当前所在位置: 串讲笔记 > 2006年4月“传播学概论”串讲资料(1)

2006年4月“传播学概论”串讲资料(1)

日期:2018-05-23 12:27:06  编辑整理:广东自考信息网  【打印】  浏览(0

  《传播学概论》是新闻学,广告学专业自学考试的专业必修课。这是一门理论色彩十分强烈的课程,从不同角度提出和研究经过科学研究与实践检验而得出的各种具体的传播学的理论,并且分析了与此相关的各种传播模式,传播功能,传播学的研究方法等等。

  因为这门课理论色彩较浓,内容比较抽象,同时这门学科又是一门由西方引进的学科,这些给考生的学习,理解,记忆等都带来了一定的困难,每年《传播学概论》考试通过率也不是很高。

  本课程辅导教材有许多,但是大都大同小异。我们从一个新的角度来进行辅导,一是抓知识的脉络思路,知识的脉络思路清楚了,具体知识就容易掌握了;二是知识的归纳,大学的学习需要掌握大学的学习方法与学习技巧,知识的归纳法是一种既实用又便捷的学习方法,可以把复杂的知识变简单,容易掌握,容易记忆。三我们只提供了具体知识的知识要点,没有作展开,展开理解部分需要同学们自己研读教材去把握。

  全书共分为三大部分:

  第一章 导论

  第一部分

  第二章 传播学的兴起与学术源流

  基础理论部分 第四章 传播过程的理论和传播模式

  第五章 传播学的研究方法

  第六章 传播的控制研究

  全 书 第七章 内容分析和信息交流

  总体脉络 第二部分

  第八章 传播媒介与有关理论

  拉斯韦尔的五个W 第九章 受传者研究

  第十章 传播效果研究(上)

  第十一章 传播效果研究(下)

  第十二章 传播学的评判学派

  第三部分

  第十三章 高新科技对传播的影响

  第一章 导论

  学习要点:本章是对传播学总体理论知识的论述。概述了传播学最基本的知识:传播现象的由来及发展;传播的定义与层次,传播学研究的对象,研究的范围;传播学与新闻学,大众传播学的联系,学习传播学的现实意义等等。共分为四节。需要记忆的知识比较多,也就是属于名词解释的题较多。

  传播现象由来已久

  传播现象 传播定义

  传播活动的演变

  研究范围

  传播学研究范围,对象 研究对象

  本章知识脉络 传播的主要层次

  传播学与大众传播学

  传播学与大众传播学 传播学与新闻学

  传播学的意义

  第一节 植根于人类社会生活的传播现象

  一、基本概念

  传播;:传播原来含义较广,如交流,通讯,交际,交往等等,基本意思是“与他人建立共同的意识”。在传播学中,传播被定义为:“带有社会性的,共同性的人类信息交流的行为与活动。

  二、重点问题

  1、人类社会的传播现象是怎样产生与发展的?

  传播作为一种社会现象,是和人类文化史,社会发展史并存的,传播是一种社会行为,它的产生与发展是由来已久的。

  2、“传播”定义的三种类型。

  (1) 传播是信息的共享;

  (2) 传播是有意图地施加影响;

  (3) 传播是信息交流的互动过程;

  3、传播活动的演变过程。

  (1) 传播活动是随着人类社会生活与信息交流的推进而不断发展与完善的;

  (2) 人类社会的传播方式虽然简单,但是却是多通道,多样化的。

  4、怎样看待传播与生产力,生产关系的关系?

  生产力,生产关系是社会发展的主要因素与推动力量,传播主要围绕生产力,生产关系进行的信息交流,沟通,扩散。

  三、识记

  第2页,最后一段:对传播学理论的研究,是在20世纪20年代开始的,传播学成为多科性,集纳型的边缘学科。

  第一次提出“大众传播科学”概念的是:美国的拉斯韦尔

[1]    


本文标签:广东自考串讲笔记2006年4月“传播学概论”串讲资料(1)

转载请注明:文章转载自(http://www.gdzkw.net

本文地址:http://www.gdzkw.net/cj/5852.html

热点关注:

广东自考成绩查询【小程序查分】图文流程方式

广东省2020年1月自考成绩于3月31日公布

《广东省自考信息网》免责声明:
(一)由于考试政策等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本网站所提供的考试信息仅供参考,请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二)本网站在文章内容来源出处标注为其他平台的稿件均为转载稿,免费转载出于非商业性学习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您对内容、版权等问题存在异议请与本站联系,我们会及时进行处理解决。联系邮箱:812379481@qq.com。
立即获取备考方案

已帮助5w万+意向学历提升用户
成功上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