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材中所讲的数据库设计方法称为视图设计法,即从分析用户的活动入手,针对用户的局部视图,然后进行综合,用E-R图表示数据库的概念,进而转换为关系模式。
逻辑设计第二阶段建立E-R模型分两步,首先应进行局部E-R模型设计,然后进行总体E-R模型的设计。
逻辑设计第三阶段在数据库模式设计阶段分两步进行,第一步初步设计:把E-R图转换为关系模型,第二步优化设计:对模式进行调整和改善。
优化是在性能预测的基础上进行的,一般用三方面指标来衡量:1、单位时间内所访问的逻辑记录个数要少,2、单位时间内数据传送量要少;3、系统占用的存储空间尽量要少。
数据库物理设计包括:选择存储结构、确定存取方法、选择存取路径、确定数据的存放位置。主要解决选择文件存储结构和确定文件存取方法的问题。在数据库中访问数据的路径主要表现为如何建立索引。如要直接定位到所要查找的记录,应采用索引方法存取方法(索引表)。顺序表只能从起点进去向后一个个访问记录。数据库的物理实现取决于特定的DBMS,在规划存储结构时主要应考虑存取时间和存储空间,这两者通常是互相矛盾的,要根据实际情况决定。
经过从概念设计→逻辑设计→物理设计,标志着数据库的框架搭设成功
一般程序设计方法均适用于应用程序设计,如:自顶向下或结合由下而上灵活运用,程序按功能模块化,使模块便于组装和调试,追求程序可读性,不过多采用难以理解的技巧。应用程序设计的依据:数据库逻辑设计。
老化就是对数据库施加各种操作,例如增、删、查、改。
数据库投入运行标志着开发任务的基本完成和维护工作的开始。所谓维护就是整理数据的存储。
数据库维护工作包括:日常维护(指对数据库中的数据随时按需要进行增、删、插入、修改或更新操作),定期维护(重构重组数据库),故障维护(当数据库遭到意外破坏时,把它恢复到破坏前的状态)。
以下关于数据库设计的说法,C不正确。
(A)数据库设计是“反复探寻,逐步求精”的过程
(B)数据库设计包括结构特性设计和行为特征设计两个部分
(C)数据库设计中行为特征设计是关键部分
(D)数据库设计是数据库应用系统设计中的核心部分。
数据库系统中的技术文档主要有系统说明书、技术说明书和使用说明书。
以下程序调试方法,最为常用。B
(A)通读程序编码,发现错误的命令行
(B)在程序中设置断点,观察断点处状态
(C)输入数据,进行人工检验
(D)暂时删除无关语句,简化程序编码
10.以下观点中,错误的是。B
(A)关系数据库中记录通常是按到来的先后顺序存放
(B)DNMS通常只支持顺序存取方法
(C)数据库访问的路径对效率影响是很大的
(D)数据库多半存放在磁盘、光盘或磁带上
[1]
本文标签:广东自考 串讲笔记 网友整理的数据库及应用笔记(二)
转载请注明:文章转载自(http://www.gdzkw.net)
热点关注: